當前位置: 首頁 > 地方頻道 > 綏陽縣 > 推薦新聞 > 正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綏陽空心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匠心傳承技藝 弘揚非遺文化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年04月19日   來源:遵義網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桿環節是空心面成型的關鍵步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人在晾曬細如發絲的空心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人手工切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抻面環節最考驗工人師傅的水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綏陽空心面制作技藝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,早在元朝時期,綏陽空心面就以獨特工藝和鮮美風味成為貢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據了解,制作空心面要經歷和面、揉面、搓面、盤面、抻面、晾面等72道工序,全靠手工制作,時間長達12個小時以上。因用料考究,制作方法獨特,綏陽空心面有著細小如絲、色白如銀、中空如管、細嚼軟綿有勁、久煮不煳的特點,其又稱“手工鹽面”“空心鹽面”“銀絲面”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88年,綏陽空心面參加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名特優新產品評選,被授予銀獎。自此,綏陽空心面遠銷深圳、上海、廣州、重慶等地,并出口意大利、葡萄牙、挪威、英國、法國等10多個國家。2015年,綏陽空心面制作技藝被列入貴州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綏陽縣洋川街道雅泉社區張氏家族世代做空心面,第八代傳承人張發喜13歲時學做空心面,14歲時挑擔賣面,常奔走于洋川、風華、茅埡、枧壩等地,過往食客有口皆碑。1999年,張發喜獨立創辦空心面加工企業,帶領鄉親“抱團發展”,共同把空心面制作技藝發揚光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0年,18歲的張永飛從父親張發喜手上接過空心面制作的“接力棒”。2015年,他創立綏陽縣張氏貢面食品有限公司,沿用傳統的工藝生產空心面,并通過“公司+農戶”的模式帶動當地村民發展。2017年3月,作為遵義首個團體標準——《綏陽空心面》團體標準通過專家評審,包括“張氏貢面”在內的綏陽縣9家空心面加工企業書面承諾實施該項團體標準,為空心面產業化發展孕育新機。兩年后,張永飛擴大經營,在綏陽縣經濟開發區開辦工廠,聘用數十名熟悉空心面制作工藝的師傅,既保留了手工技藝,又實現規?;a。如今,制作空心面這項傳統手藝已成為當地人致富的“法寶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?。ㄓ浾摺∠蜴骸欠?nbsp;攝影報道)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責任編輯:劉智鵬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熱詞搜索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:遵義市中小學美育教師培育計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一篇:強化生態旅游建設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新聞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在线看|黄色特级毛片高清免费|国产在线小视频|国产精品无码2022在线观看